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4日電)許多諾貝爾醫學獎級的研究始自於果蠅,所有的果蠅研究,都要先分辨處女果蠅的「守宮痧」,台灣清華大學一群研究生發明自動處女果蠅收集器,獲得第8屆國家新創獎學生組第3名。
清華大學生物科技所的研究生每天進到實驗室,都是手上拎著一籠果蠅,然後用自動處女果蠅收集器,辨識公蠅與母蠅的性器特徵,處女果蠅的腹部斑點,大約蒐集上百到上千隻處女果蠅,才能進行實驗。
為什麼非要處女果蠅?清大生科所博士班學生朱麗安說,研究人員先要讓像一張白紙的處女果蠅與特定基因的公蠅交配,用他們的後代進行不同的實驗,萬一母蠅已非處女身,體內有其他公蠅精子,汙染了基因,實驗就毀了。
果蠅的生命週期只有10天左右,朱麗安說,母蠅化蛹蛻變後,經過8小時即性成熟,一經交配,會自動儲存公蠅的精子,留待未來使用,每次的交配對象,都會在母蠅體內留下痕跡。
她說,處女果蠅腹部特有的斑點在交配會自動消失,好像「守宮痧」,挑選方法除了把握8小時的「處女保鮮期」,就是辨識「守宮痧」。
她說,1年以前,她和學弟妹們每次實驗前先要花上兩週,每天都要花1到2個小時,用顯微鏡手工挑選處女果蠅,全世界大約10萬名果蠅研究員,也都是這樣。
清大動力機械系副教授蔡宏營說,朱麗安和學弟妹發明的自動果蠅收集器,一端是大針筒,裡頭果蠅羽化時,從針筒尖端飛出,路徑下方有個攝影鏡頭,藉由四周光源,將捕捉到果蠅影像,傳輸到電腦,根據判定結果,處女果蠅和非處女果蠅被吸進不同的管子,分道揚鑣。
「可能是因為我比較懶吧!也可能是我以前念的是動力機械」,這是朱麗安的發明動機,這是小發明,對處女果蠅的判斷準確度,達到100%,對公蠅的判斷準確率也有85%。
朱麗安目前進行光凝蛋白的研究,她解釋,就是將特定基因轉殖到果蠅身上,就可以用光線控制果蠅的行為,最終的目的從果蠅來探索人類的基因之祕,從果蠅的基因蛋白質表現,來推估它在人類身上會有何種功能。
她說,10多年來,人類從解開果蠅基因密碼,已經進展到插入、刪除或修改果蠅的基因,以果蠅進行胚胎發育、神經傳道、遺傳疾病的研究,探究阿茲海默症、亨丁頓舞蹈症、憂鬱症、瘧疾的疾病成因。
據朱麗安所知,其他實驗室都還在手工挑選處女果蠅,她和學妹的小發明,讓機器代勞,省下時間做其他事。1001104
熱門關鍵字:
自拍
情色自拍
偷拍
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
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