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【林國賓】
■南歐義大利前不久在歐債野火狂燒下宣告變天,蒙蒂臨危受命扛下減債兼刺激經濟成長治國任務。只是,要讓經濟重拾動能談何容易,新總理蒙蒂首要面對的難題是不願長大的家族企業。
■But a central reason,say economists,is that its private sector consists mostly of small mom-and-pop businesses that seem unable to grow.
11月中南歐義大利擋不住歐債危機惡火,政府搶先財政一步宣告垮台,經濟學家出身的蒙蒂被任命為過渡政府總理後首次公開發表演說時,就直接點出解決債務危機的關鍵:經濟無論如何必須重拾成長。
新政府已宣示上台首要目標是拚經濟,但以義大利一票家族企業大都持著「寧小勿大」的經營心態來說,義大利要扭轉經濟乾坤,難度與龐大的債務水位一樣高。
在托斯卡尼經營一家生產回收機器設備公司64歲老闆戴歐克(Sergio Dell'Orco)說:「我們之所以不太積極衝刺,最大責任都在政府,因為一直以來政策都不鼓勵我們成長。你一旦成為大企業後,光是嚴格到不行的勞動法規與沒效率的司法制度就讓你吃足苦頭。」
小本經營 省法規麻煩
要是戴歐克這些家族企業老是長不大,那國家經濟想要有動能確實淪為空談。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確有很大的問題,因為現在的經濟規模竟然僅較10年前小增3%。
經濟學家都說,問題的核心在於義大利民間部門主要由小型的家族企業所構成,這些家族企業似乎不能也不想成長。
甫接任歐洲央行總裁不久的前義大利央行總裁德拉吉,日前也曾公開提及義大利經濟與家族企業的問題,他說:「這些企業進行創新的意願偏低,也不太從事研發,在新興市場幾無滲透率可言。」
從上市企業家數也可看出義大利企業圈普遍過度保守的營運心態。根據義大利證交所的資料,2008年底上市企業家數還有336家,之後不增反減,現在掛牌交易家數剩326家。
該國小企業占整體就業市場的比重同樣出奇的高,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的資料,義大利高達6成的就業人口全是受雇於員工人數少於20人的小公司,高於西班牙與葡萄牙的5成,德國與美國則分別只有30%與20%。
政府拚經濟 企業不捧場
義大利央行經濟學家畢昂科(Magda Bianco)表示,「長此以往,這些企業就只願與熟的客戶往來,因此當真有成長的機會來臨時,他們還是寧願維持現狀,司法制度效率不彰的問題真的很嚴重。」
近來義大利政府也已打算修法改善有利企業的經營環境,但馬上面臨相當大的阻力,剛上任的蒙蒂內閣擬定放寬勞動法規的提案,但勞工團體揚言要進行大罷工,進而癱瘓全國經濟。
不僅勞工反對,連以家族企業為主的小公司老闆也與政府作對,這些企業主反對的主要理由是法規鬆綁後可能增加競爭,對他們並不利。
義大利現在處於非常時期,沒有家族企業的支持,財政與經濟危機想要解套,恐怕還有得等。





熱門關鍵字: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