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國時報【游婉琪、張翠芬/台北報導】
外科、婦科、小兒科因長期缺乏人力,醫界併稱「三大艱困科」。今年起,健保局編列近十五億預算做為「加成診療費」,改善醫院虧錢、醫師過勞困境。但消基會調查,四十五%醫師未曾領取,八%甚至不知道有這項制度。健保局回應,國內醫療院所屬封閉體系,健保局無法強制院方要付多少錢給醫師。
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說,今年共有十四.七八億加成預算,外科分配到最多有七.八四億,小兒科二.九一億,內科二.三一億,婦科一.七二億,希望改善醫療品質。健保局今日將啟動下年度健保總額協商,原則上持續補助艱困科別,且明年預算「只多不少」。
消基會董事謝天仁痛批,健保局就像散財童子,只懂得砸錢卻不懂監督預算流向,加成診療費落入醫院口袋,無法解決醫師人力缺乏問題。
蔡淑鈴表示,國內醫療院所屬封閉式體系,醫師是醫院的受雇者,醫院要付多少給醫師,視成本分攤,健保局無法強制要求醫院如何分配。台灣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李秉穎說,健保給付倉促上路,在沒有精算下,醫院只會「做越多賠越多」。



全站熱搜